计划被打乱的感觉通常都很不好,就好像站在线外想投一个漂亮的三分球,结果篮球卡在篮筐上,把拖鞋拽下来丢球,拖鞋也卡住了,两只都卡住了。
阳光很大,火辣辣地打在头上,汗水沿着太阳穴滑过脸颊,滴落在地板上的声音从来没有这么清晰过,你光脚站在球场的舞台中间,世界的空旷触手可及,喜欢的女孩子在远处放肆地笑。
一般我们不会这么惨,这也太惨了。
一般般的惨大约是,本来想读计算机,却阴差阳错读了法律系,即使没那么喜欢,还是决定按部就班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刚开始想读研后考公务员,后来参加了一些活动,变成了想去大所做搬砖狗,过一过《北京第一高楼里的惨烈人生》描述的生活,最想看的剧集叫《未来之我制作法》,最爱的诗人是李白,隔几天暗搓搓对自己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然后,就遭到了社会的毒打。
在我们家,是男女混合双打。
我被打的次数不多,但有段时间觉得都是世界的错,四舍五入,好像自己被打了一亿遍,那就很多了,这样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埋怨别人,不但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还有了一个无从辩驳的“道德高地”。
由于新冠的缘故,在家待了很长一段时间。住在学校里的好处是,所有人都没有起来的时候,可以趁着天暗,悄咪咪地去操场上透气。走进跑道沿着逆时针跑,一开始脸朝的方向是西边,月亮会在那里等我。
它所在的位置比教学楼顶要低一些,那么接近地面,似乎比在天上的时候大了一些,在接下来的日子它会越来越往南移,这不妨碍它现在在教学楼左边一点的位置像一个大灯泡照亮我的孤独脚步。亮锃锃表面上深深浅浅的暗色轮廓暗示了它经历过四十五亿年的宇宙打磨,小行星和彗星如过眼烟云,流星和陨石会招呼到身上给它点颜色瞧瞧,然后是阿波罗11号,前辈们来了就来了,阿波罗来了会跑回去,不留下一片云彩。
看过一些心理学书籍对一个喜欢过度分析的人不好的地方在于,一旦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他就变成陨石去撞地球了。“就是这个原因!”这变成了他的尚方宝剑,也变成了他的牢笼,他会如附骨之疽陷在里面走不出来,地狱之火在内心熊熊燃烧。阿波罗就好多了,他能把自己圆回去,当然,对婵娥姐姐始乱终弃这事不对。
一年前,看完珍妮特·温特森的自传《我要快乐,不必正常》,受了点刺激,写了一篇脑残文,大意是我好无辜啊,大家都好无辜,但我内心最深处还是觉得自己更无辜一点,我是受害者。(谁不是受害者呢?类似的情况,
学习学傻了的一个标志是,基本的逻辑关系都搞不清楚,还喜欢瞎批判。以心理学来说,知道了一些知识,搞清楚了自己行为背后的逻辑,受到何方的影响,因为什么客观原因,这还不够。我们确实重新建立了认识过程,但这个认识很浅,一旦把原因归咎于自身之外的因素,学习就不会太成功。如果说学习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与自己和世界相处,说“都是原生家庭的错,都是社会的错,是历史的伤痛和无法挽救的遗憾”,那本质上,我们和学习前没有区别。
我见过许多人大谈“没钱,素质教育就是一场空谈”,“孩子。你可以不成功”,然而他们并未弄清,所谓素质不只是多才多艺,更在于塑造创造性的人格、批判性的思想。成功代表着一种正向的精神,而不只是挣点钱让傻X知道。 ——《富家小姐妹被牛津剑桥录取,没钱还能素质教育吗?》 胡不黑
根据傻逼定律,如果你不觉得一段时间前自己是傻逼,那你就没有进步。一年前的内容让现在的我觉得不太妥当,可若没有当年的我,也不会有现在的我,世界一直在变,我也如是。现在的我可以觉得那时的我是傻逼,但那时的我不是。
在家的日子,过着过着,就有了点《请回答1988》的味道。端着老爸做好的肉丸汤,去外婆家换了一碗差不多的肉丸汤。公寓楼前的小平地,被老师家属们种成了小菜园,全封闭时期的新鲜蔬菜全靠它啦。拍电视剧的时候,导演可以藉由自己的方法论,把自己觉得值得突出的细节展现出来,一部好的电视剧拥有无数丰富的细节。过我们自己生活的时候,这些细节却被我们自己忽略了。
在电影《急速车王》里,迈尔斯对儿子说:“你开得很快,但当车子加速时,其他一切都会慢下来,你不会瞪着眼睛这样看(做一个咪咪眼的手势),你会眼观六路,明白吗?这样你就能看到一切了”。
你当然看不到一切,只有神能做到,但你能拓宽自己的视野,比如,不只看到一个目的,不只体验一种人生,更重要的是,你不是生来就做韭菜的。我们总被有意无意告知,不要生气,不要悲伤,不要内疚,不要留有遗憾,如果这些都不做,我们是在把自己逼向死角,逼成行尸走肉,在最后还是会发现,这些依然是免不了的。《大般涅盘经》中说:“世间空苦,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大概可以这样理解,人的一生如四季更迭、季季不同,悲欢离合样样尝尽。
开始最喜欢李白,“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被毒打之后觉得杜甫很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现在更爱白居易,“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但没有李白,没有杜甫,我也不会爱上白居易啊!
那么,德善最后和狗焕在一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