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不是夏天的节气,但我“蛰伏”了这么久才出来回来重新写blog,就把这篇文章命名为惊蛰吧。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这些天写的东西很少,看的书也不多,只有法语学得不亦乐乎,与英文不一样,法语还没找到类似英语里Andy Krieger的口语教程,没有章法就乱来的我的万国腔法语里除了有中文口音外还夹杂了点“做作”的英音与“粗鄙”的北美腔「都是我脑补的」,最近越来越往往英文方向走偏了的证据,是某天早上把je suis念成Jesus (Christ).
这当然无法成为我这么多天不写blog的理由,大概是我的逆反心理起了点作用,想证明我自己是自由的,所以那些push我的,我就要push back。而脑子不太清楚的标志之一,就是把世界分成两个极端,只有是或者不是,举个例子,如果你不喜欢甜豆腐脑,那就肯定喜欢咸豆腐脑,双厨狂怒。
读书读傻了的标志之一,就是把形而上奉为圭臬,并且排斥自己“知识”范畴之外的任何信息。
为了证明只读书会傻掉,我又故意一段时间不去读书,根据前段已知信息,这是错误的举证流程,因为让读书的人傻掉的因素也可能是他们读书的同时也在服用三聚氰胺。如此,就算最后我的论证过程精确到小数点后面无穷个位,我的结论也不会正确到哪里去,书是没有读了,三聚氰胺还在吃。「狗日的蒙牛伊利三鹿和它们的监管部门」
费曼在其物理学讲义里面讲到过冰晶的六边形结构问题,并提到了此基础结构对大型冰川运动形式可能的决定性影响,但他也同时强调,知晓冰晶的物理学结构并不会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经验生活中的冰川运动,恰恰相反,很多时候,物理学是反常识的。「想想:牛顿第一定律和伽利略铁球实验」
这一切都是对我们宣扬的「自信」的现实拷打。
周国平在某篇随笔中写到,对一般意义上自信的人的印象:
“我所见到的过于自信者多半是一些浅薄的家伙,他们虽不低能但也决非大才,大抵属于中等水平,但由于目标过低,便使他们自视过高,露出了一副踌躇满志的嘴脸。我说他们目标过低,是在精神层次的意义上说的。凡狂妄自大者,其所追逐和所夸耀的成功必是功利性的。在有着崇高的精神追求的人中间,我不曾发现过哪怕一个自鸣得意之辈。 ”
这并不是说自我鼓励是不利于自我发展的,正如谦虚也并不是总是有利于自我发展。与周国平不同,我并不觉得谦虚是多么美好的品质,谦虚也是能力不足的表现,可作为而不为,这种不足不是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不足,是与内心及外界相处的能力的不足,后者经常被人忽略,以至于无视,很多情况下,这是怎么也学不会的终极原因,不是TA太笨。
《非暴力沟通》强调在沟通时对自我感受的坦白表达,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意在提供给对方更多参考信息的尝试,人与人的共情通常比纸面上的数字更能触动人心引起共振,这是朴素的情感力量,更是直面内心弱点坦诚相待的力量。前者往往和我们的生物学属性与文化属性有关,后者则和作为整体的整个世界有关。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自信?在我们这个维度的世界里,
我觉得,真正的自信是尊重事实,不粉饰,不夸张,不掩饰,不保守,不需要给自己贴标签,不必顾虑谦虚不谦虚,无需考虑张狂不张狂,事实如何即如何,在如今这个世界维度下,做到这点很难,但是是可以做到的。
“ The intellectual thing I should want to say is this: When you are studying any matter, or considering any philosophy, ask yourself only what are the facts and what is the truth that the facts bear out. Never let yourself be diverted either by what you wish to believe, or by what you think would have beneficent social effects if it were believed.
—— Bertrand Russell ”